两掰蒜喝一杯酒这应该是酒徒之例,在喝酒这个圈子里,真正的喝酒之人可分为酒圣、酒魁、酒徒和酒鬼四等。几千年经久不衰的中国酒文化也许就是由这四种喝酒之人演绎的。
第一种、酒仙。
酒仙 —— 凡是被称为酒仙之人大都有李白的饮酒风骨和酒量,每当与知心相约而饮时定会表现出酒量如虹,越喝越能喝,越喝越清醒,不是出口成章就是妙语连珠而博得满堂喝彩,此等人非友不聚不饮,而酒场中有量有德,为人为友皆口碑颇佳,堪称酒仙。
第二种、酒魁。酒魁 —— 大有花和尚鲁智深之形,为人豪气而仗义,酒量与君子相酌斤八两如同止渴,如与小人对盏一两皆醉,嫉恶如仇而待友如同亲兄弟,与此类人相交来不得虚假,如灯如火一般,但也极易惹事端,堪当酒魁。
第三种、酒徒。酒徒 —— 见酒便挪不开步,闻到酒香就往肚子咽口水,兜没几个钱还爱张罗喝酒,别人没多他先多,回到家不是打就是闹,弄得老婆苦孩子闹,醒酒后一问三不知,堪为酒徒。
第四种、酒鬼。酒鬼 —— 与酒徒不同的是喝酒把家喝散了,喝酒把人格喝扁了,一会不喝就如同百爪挠心,如果一天不喝便如死了一般。兜里大钱没有几个,只要有酒喝就叫爹都行,堪叫酒鬼。
题主的问题解答有兴趣的是酒徒和酒鬼喝酒,都是以酒为主,至于吃点什么都不是主要的,就是 ‘’ 嗦啰 ‘’ 一根钉子也能喝二两 。现在酒徒和酒鬼见得少了,记得小的时候这两种人常见,他们的特点是 :1 、有两个钱就去小商店打二两酒,买把花生米站在柜台就喝起来 ;2 、自己在家倒杯酒找根辣椒就一口酒,一口辣椒的喝起来,直到满头大汗一脸通红,不醉不罢手 ;3 、大葱蘸大酱也是酒徒和酒鬼的喝酒常伴。
聊到这便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不也是一颗茴香豆一口酒吗?而且嘴里还不停的数叨着:多乎哉,不多也!
喝酒,成就多少伟人与圣贤;喝酒,也淘汰了诸多的糟渣徒鬼,然而酒多么像是通往前生今世那断魂桥上的一碗孟婆汤啊!一醉不醒!
本文图片来源于百度,在此深表谢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