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有关系,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糖被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随着发酵时间推移,糖分变少,酒精增多,当酒精度达到16度左右,酵母菌停止工作(被杀死),但自制葡萄酒采用的原材料(食用葡萄)往往含糖量不高,所以说自制葡萄酒如果不额外添加糖分(白糖、冰糖等),发酵出来的酒是很难达到16度这么高的。
下面举三个情况予以说明:
不额外添加糖分,让酒顺其自然发酵,那这样发酵出来的葡萄酒往往是酒精度不高,不甜,味道相对寡淡(清淡、清新)
发酵过程中,额外添加糖分,可得到酒精度偏高的葡萄酒,如果糖分添加过多,就会产生酒精度偏高的甜型葡萄酒,这种酒味道相对浓郁,但喝多容易发胖,因为热量过高
发酵过程中,额外添加白酒(40度以上高酒精度酒),以中止发酵,这样也可以得到酒精度偏高的半甜型葡萄酒,但味道不如第二种情况浓郁,不过没有第二种情况热量高
现在自制葡萄酒很流行,但是得注意安全,上面说过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装酒的容器一定要牢固,能承受瓶内压力,另外还要注意容器的消毒。不过说真的,自制葡萄酒的营养成分是远远比不上我们购买的瓶装葡萄酒的(品质纯正、非假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