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称酒壶叫执壶或注子,特点是盘口短颈,鼓腹,短嘴,嘴作六棱或圆筒形,与嘴相对的一边安有曲柄短把。到了唐代晚期,壶身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渐增长,造型轻盈雅致。酒杯有高足杯,小环耳杯,圈足小杯等。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等唐诗句中,可知饮酒用酒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10506.html
唐代称酒壶叫执壶或注子,特点是盘口短颈,鼓腹,短嘴,嘴作六棱或圆筒形,与嘴相对的一边安有曲柄短把。到了唐代晚期,壶身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渐增长,造型轻盈雅致。酒杯有高足杯,小环耳杯,圈足小杯等。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等唐诗句中,可知饮酒用酒杯。
唐代称酒壶叫执壶或注子,特点是盘口短颈,鼓腹,短嘴,嘴作六棱或圆筒形,与嘴相对的一边安有曲柄短把。到了唐代晚期,壶身较高,多作瓜棱形,嘴和柄也逐渐增长,造型轻盈雅致。酒杯有高足杯,小环耳杯,圈足小杯等。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等唐诗句中,可知饮酒用酒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1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