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卓文君是卓王孙之女,是个美女,精通音律,善属文,十六岁时嫁人,但是丈夫短命,早早就死了,于是卓文君返回娘家居住。
后司马相如去到临邛县,那个县令与长卿交好,而卓文君家里是当地比较有钱的大族,于是他们几家人就商量要不要请县令来做客,县令既然要来怎么少得了他的好司马相如呢。可能司马相如早就听说了卓王孙家的小姐美貌不凡又很有才华,于是趁着酒兴正酣,弹奏了一曲《凤求凰》,以琴声来吸引她,以表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吧。果然佳人还是爱才子,当天夜里,卓文君就和司马相如私奔了。
但是司马相如家里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卓王孙知道女儿私奔之后也是愤怒至极,不听别人劝告,一分钱也不支援女儿,后来幸好有人说司马相如是个才子,日后定会前程似锦,卓王孙这才给了女儿嫁妆,夫妻二人的生活才好过点了。
之后汉武帝无意间看到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这才发现了人才,感叹说:要是写这篇赋的人要是还健在该多好,有个大臣就说,这篇作品的作者还健在,于是司马相如靠《子虚赋》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又写了《上林赋》被拜为郎。
果真,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一朝得势就把糟糠之妻忘了,不久就想纳妾,与卓文君的夫妻之情淡了。于是卓文君一首 《白头吟》就是这时候写的。卓文君岁想的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是司马相如不久却还给卓文君一封信“一二三四五力七八九十百千万”独独少了个亿,意思就是说和卓文君没有感情了,以前浪漫的美好的还是一起吃苦的种种回忆全都不记得了。
这个时候卓文君心里肯定是绝望至极的,无奈之下写了一篇怨郎诗,又赋了首诀别诗给相如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道是三四月,有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心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稀,芳时歇,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看到这两首诗,想起昔日与卓文君的种种回忆,当时是如何在一起的,妻子跟着他受了多少苦难等等,于是取消了纳妾的念头。二人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