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或部分发酵而酿成的酒为葡萄酒。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将葡萄酒分为两大类(1978),即葡萄酒和特殊葡萄酒。
1. 根据葡萄酒的颜色区分。
(1) 红葡萄酒:用红色或紫色葡萄为原料,经破碎后,果皮、果肉与果汁混在一起进行发酵,使果皮或果肉中的色素被浸出,然后再将发酵的原酒与皮渣分离。多为红宝石色,酒体丰满醇厚,略带涩,适合与口味浓重的菜肴配合。
(2) 桃红葡萄酒(或粉红葡萄酒):这种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基本上同红葡萄酒,但皮渣浸泡的时间较短,或原料的呈色程度较浅,其发酵汁与皮渣分离后的发酵过程完全同白葡萄酒。颜色呈淡淡的玫瑰红色或粉红色,既有白葡萄酒的方向清新,也有红葡萄酒的和谐丰满,可以在宴席间自始至终与各种菜肴配合。
(3) 白葡萄酒:将葡萄原汁与皮渣进行分离后单独发酵制成的葡萄酒。酒的颜色从深金黄色至近无色不等。外观澄清透明,果香芬芳,优雅细腻,滋味微酸,爽口。与鱼虾、海鲜及各种禽肉配合相辅相成。
2. 根据葡萄酒中含糖量区分。
(1) 干葡萄酒 酒中的含糖量小于4克/升。
(2) 半干葡萄酒 含糖量为4~12克/升。
(3) 半甜葡萄酒 含糖量为12~50克/升。
(4) 甜葡萄酒 含糖量大于50克/升。
3. 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区分。
(1) 静止葡萄酒 酒内溶解的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其气压≤0.05MPa(20℃)。
(2) 葡萄汽酒 酒中溶解了二氧化碳,其气压为0.05~0.25MPa(20℃)。
(二) 特殊葡萄酒。
(1) 起泡葡萄酒 酒中的气必须是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压≥0.30MPa(20℃)。如香槟酒。
(2) 加气葡萄酒 二氧化碳是人工加入的。
(3) 强化葡萄酒 在葡萄酒发酵之前或发酵中加入部分白兰地或酒精,以提高酒度并抑制发酵,留下某种程度的自然糖分,使酒精度在15~20度的范围内。
(4) 加香葡萄酒 在酒中加入果汁、药草、甜味剂等。
葡萄酒的好与坏:
葡萄酒是葡萄榨汁发酵酿成的酒,酒度不底于8.5%(V/V)。
红葡萄酒营养分析:
1. 葡萄酒含有糖、醇类、有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发育有不同的补益;
2. 葡萄酒是唯一的碱性酒精性饮品,可以中和现代人每天吃下的大鱼大肉以及米面类酸性食物,降低血中的不良胆固醇,促进消化;
3. 葡萄酒中含有抗氧化成分和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小板凝结,保护并维持心脑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起到保护心脏、防止中风的作用;
4. 红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可预防蛀牙及防止辐射伤害。饮用葡萄酒对女性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功效,可养气活血,使皮肤富有弹性;
5. 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能消除或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经常饮用还可预防老年痴呆;
6. 葡萄皮中含有白藜芦醇,其抗癌性能在数百种人类常食的植物中最好。这种成分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红葡萄酒正是由葡萄全果酿制的,故是预防癌症的佳品。
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既继承传统的操作方法,又不断革新,一般经过选料、破碎、榨汁、主发酵、后发酵、贮藏、澄清、装瓶等过程。 红葡萄酒适合人群:一般健康成年人均可饮用。
1. 女性更适宜;
2. 糖尿病和严重溃疡病患者不宜饮葡萄酒。 红葡萄酒食疗作用:葡萄酒有滋补、助消化、防治水肿、利尿、杀菌的作用;
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保护心脏、防止中风的作用,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功效,是预防癌症的佳品,经常饮用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红葡萄酒做法指导:1. 在葡萄酒中兑入雪碧、可乐等碳酸类饮料是不正确的。这样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纯正果香,另一方面也因大量糖分和气体的加入影响了原有的营养和功效。
2. 加冰块饮用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加冰之后葡萄酒被稀释,不太适合胃酸过多和患溃疡病的消费者饮用。
3. 红葡萄酒在室温下饮用即可,不须冰镇,最好在开启1小时,酒水充分呼吸空气后再饮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13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