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松花酒的用途
一般没开封的是二年,开封后尽量一年内用完为好,密封好放冰箱冷藏储存。过期的不能食用,做面膜也不可取,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如果想用,可以在脸部耳后做皮肤测试,没有反映可以用用,不过我的建议,过期就扔掉为上策。
一般可以低温干燥保存。你可以先把松花粉晒干,然后再密闭,有条件的话可以真空保存,最好低温。正常人也可以服用的,保健作用。如果一直是冰箱冷藏保存,颜色也仍然新鲜,香味也不变,那么还是可以食用的。
2. 松花酒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松花酒粉色。
松花酒是以纯油松花粉和精白大黄米酒为主要原料,还可辅以药食兼用的枸杞子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养生美酒。 本次泡酒所用破壁油松花粉为顶级粉。颜色、味道、口感纯正。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酶类、黄酮类、核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和生命活性物质。
3. 松花酒的用途是什么
松花酒是以松花粉和精白糯米为主要原料,辅以药食兼用的枸杞子、桑椹等,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精酿而成,它将松花粉的功能与米酒和气养血、温胃辟寒等功效科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松花酒能治什么病
一、性质不同
1、花粉
花粉是有花植物雄性器官,是雄蕊中的生殖细胞,外观呈粉末状,其个体称“花粉粒”。
2、花蜜
花蜜是一种纯粹的植物分泌物,但它是由花内或花外蜜腺分泌的。花蜜来自蜜腺,而蜜腺分泌的花蜜却来自植物韧皮部的筛管,筛管把汁液运送到蜜腺的特化薄壁组织中,经过细胞内酶的活动,使汁液的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成为花蜜。
二、主要成分不同
1、花粉
花粉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硒、磷脂、核酸等成分。
2、花蜜
花蜜中含有糖类、 氨基酸、 蛋白质、 无机离子、 脂类、 酚类、 生物碱以及萜类等化学成分。
三、价值作用不同
1、花粉
花粉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另外花粉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有营养皮肤,减肥,增加机体免疫力,抗癌等多种功效。
2、花蜜
花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资源,其一般功能是吸引传粉者访花,有些花蜜同时对盗蜜者、甚至部分传粉者还具有驱避功能,这与某些花蜜中含有苦涩的生物碱有关。
5. 松花酒如何制作
《尊生八牋》,明高濂撰。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人。该著记述的酒,多属药酒,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味道不一定好。因此,他在该著的开头就说:“此皆山人家养生之酒,非甜即药与常品迥异,豪饮者,勿共语也。”书中对桃源酒、香雪酒、碧香酒、腊酒、建昌红酒、五香烧酒、山芋酒,葡萄酒、黄米酒、白术酒、地黄酒、菖蒲酒、羊羔酒、天门冬酒、松花酒、菊花酒、五加皮三骰酒等的制造,作了详细的记述。现只将羊羔酒、松花酒的制作方法摘出。
“羊羔酒:糯米一石,如常法浸浆,肥羊肉七斤,麹十四两,杏仁一斤煮去苦水,又同羊肉多汤煮烂,留汁七斗,拌前米饭,加木香一两,同醖不得犯水,十日可吃,味极甘美。”
“松花酒:三月取松花如鼠尾者,细挫一升用绢袋盛之,造白酒熟时投袋于酒中心,井内浸三日取出漉酒饮之,其味清香甘美。”
6. 松花酒的用途和功效
松花粉在清明节前后开花,花期一般十几天,不同山头早晚也有好几天,以江浙为例,三月下旬开花,大约到四月中旬基本就谢完了。江浙一带民间在清明前后有采摘松花粉制做松花饼松花糕酿松花酒的习俗,自己吃或者送亲友。可见,民间早已认识松花粉对健康的好处。
7. 松花酒的功能
答:体轻润滑易飞扬,气微味淡色浅黄。
马尾喜光瘠薄地,祛风燥湿筋骨强。
自古养生善用它,苏子乐天留遗章。
【传说故事】
松花粉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美人井”的传说,有作为贡品每年春季向皇上进贡的记载,文人诗圣们更是对酒当歌,抒发情怀,留下不朽的诗篇。
唐代张沁的《妆楼记》中写到: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美人井,凡是汲饮此井水者,家中诞生女多而且是非常俊美。其原因是井旁常年有松花开放,花粉落在井中,井水浸过花粉,人们喝过有花粉的井水产生功效,故美人较多。
唐代白居易《枕上行》诗云;
风疾侵凌临老头,血凝筋滞不调柔。
甘从此后支离卧,赖是从前烂漫游。
回思往事纷如梦,转觉余生杳若浮。
浩气自能充静室,惊飙何必荡虚舟。
腹空先进松花酒,膝冷重装桂布裘。
若问乐天忧病否,乐天知命了无忧。
唐代韦应物诗云:
碧涧苍松五粒稀,侵云来去露沾衣。
夜启群仙谷灵药,朝思俗侣寄将归。
道场斋戒今初服,人事荤膻已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腰间铜印与心违。
唐代岑参诗云:
五粒松花酒,双溪道人家。
唯求缩却地,乡路莫叫赊。
唐代李商隐《复至裴明府所居》诗云:
伊人卜筑自幽聚,桂巷删篱不可寻。
柱上雕虫对书字,槽中瘦马抑听琴。
求之流辈岂易得?行矣关山方独吟。
赊取松醪一斗酒,与君相伴洒烦襟。
唐代刘禹锡《送王师鲁协津赴湖南使幕》诗云:
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
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
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
楚水多兰若,何人事撷芳。
宋代苏轼诗云:
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
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
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宋代苏辙《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云:
茅庵纸帐学僧眠,炉热松花取易燃。
饼杂松黄二月天,盘敲松子早霜寒。
松老香多气自严,余烟勃郁透疏帘。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幂离。
枯萼鳞皱不复坚,重重正似半开莲。
黄蜡供饮自一家,馏铢贫富递矜夸。
惟有未能忘酒在,手倾金盏斗垂莲。
土家一物都无弃,狼籍乾花最后般。
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几度低头疑坠落,清烟已断未消时。
曾经槌舍砖炉见,未许邦君画阁然。
都城争买方薪贵,却顾松花已自奢。
金代张建诗云:
客从岳顶来,贻我松花粉。
为言服之久,身轻欲飞翔。
大梅和尚《五福临门》诗云: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
《抱朴子》记载:西汉成帝时,有一位猎人在终南山上发现一人赤身裸体,遍身黑毛,其行走奔跑,跳坑越涧,往来如飞。他便悄悄地窥探那黑人的藏身之所,最后将黑人合围捉住,发现竟是一位妇女。问她,她说是秦宫中的宫女,关东楚霸王项羽至秦时,秦王出降,兵荒马乱,她便在惊慌中逃到山林。在她又饥又渴、饮食缺乏时,有一位老翁教她吃松树的针叶和果实。最初,她觉得苦涩难咽,后来便逐渐习惯了。于是,不但不觉饥饿,而且还冬不觉寒,夏不觉热。此女是秦人,至汉成帝时,已有300岁。
传说中秦始皇封泰山,在山道上突遇疾风暴雨,便连忙抱住一棵松树,依赖松树的庇护,才平安无事,于是他便加封此松为“五大夫”。应邵在《汉宫行》中确认,秦始皇封的树是松树。松有了这一立万世功名的机会,这在松的一生中,算是最荣宠的一次。有这一次荣宠,它的名望愈隆,地位益固,由此也更受士大夫的景仰。传说三国时东吴御史大夫丁固为尚书时曾梦见自己腹部上生出一棵松树,他便对人说:松字的笔画是由“十八公”构成的,难道十八年后,我要立至三公么?后来果然应验。这在文人雅士中传为美谈。
唐代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云: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宋代王安石《古松》诗云:
森森直干白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声成夜响,千山月明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将勿相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