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的这首《访隐者》诗被选作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福建卷的诗词鉴赏作品。诗中的山翁是指隐者!
郭祥正,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功父。自号谢公山人,又号漳南浪士。当涂人(今属安徽)。少有诗名,梅尧臣称赞他是李白的后身。举进士后,熙宁年间曾知武冈县(今湖南武冈),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他赞成王安石实行新法,然又为王安石所不满。后通判汀州(今福建长汀),知端州(今广东肇庆),又弃官隐居于当涂青山。
在北宋新旧党的斗争中,郭祥正的遭遇有似苏轼,因此他对苏轼颇为同情,感慨很多,如《寄东坡先生自朱崖量移合浦》写道: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他的《金山行》一诗,被称为造语豪壮,其中有卷□夜阁挂北斗,大鲸驾浪吹长空;寒蟾八月荡瑶海,秋光上下磨青铜;鸟飞不尽暮天碧,渔歌忽断芦花风句。晚年隐居,不问世事,诗风由豪壮而冲淡,如《西□》:远近皆僧刹,西□八九家。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又《访隐者》: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可见他的诗风多样,所以过去人评其诗如大排筵席二十四味(《宋诗纪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酒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e89.com/8546.html